-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北京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简称信息中心)成立于1987年,系教育部直属事业单位。 主要职责任务是: 1、收集、处理、分析国内外有关教育管理的信息,为教育部宏观管理和科学决策服务,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工作服务; 2、为教育部机关各司局业务管理活动提供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技术环境和服务;
-
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北京
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是2021年根据事业单位改革要求,整合中央电化教育馆(教育部基础教育资源中心)和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而成。中央电化教育馆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2004年加挂“教育部基础教育资源中心”牌子;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前身为1964年创建的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室,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恢复重建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2013年更名为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
-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职能 一、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简称市教委)是市政府组成部门,为正局级,加挂北京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简称市语委)、北京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简称市政府教育督导室)牌子,归口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领导。 二、市教委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教育事业的方针政策、决策部署和市委有关工作要求,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集中统一领导。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推进依法治教,起草本市相关的地方性法规草案、政府规章草案,研究拟订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政策并监督实施。组织编制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会同有关部门编制教育设施专项规划,并组织实施。 (二)统筹、协调和指导本市教育工作。统一管理学前教育、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及其他各类教育事业。负责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促进教育公平。负责建立各级各类教育相关标准体系并组织实施。负责教育系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
北京大学北京
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简称“北大”,创建于1898年,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一所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也是中国最高学府之一。学校坐落于北京市海淀区,占地2770亩,拥有一流的师资力量和丰富的学术资源,是中国乃至全球优秀的学术研究机构之一。北京大学注重学术研究和创新,培养了大批杰出的政治家、学者、科学家和企业家。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被誉为“中国的哈佛”,是中国教育的一面旗帜。
-
中国计算机行业协会None
中国计算机行业协会于1987年4月17日在北京成立。1991年4月在民政部核准登记,是社会团体法人。英文名称为:CHINA COMPUTER INDUSTRY ASSOCIATIONA,英文缩写为CCIA。中国计算机行业协会(以下简称:CCIA)本着“服务政府、服务行业、服务企业”的宗旨,“公平、公正”的开展各项工作,在政府和企业之间建立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促进中国信息产业的繁荣发展。 CCIA是我国信息产业具有权威性的民间社团之一,其会员单位囊括了我国著名的计算机生产研发企业、信息服务企业和新兴技术企业等。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行业的变革和转型,CCIA也正在逐渐将工作的重点向先进计算、物联网、智能终端、人工智能等领域拓展,努力提升协会标准制定、信息服务、认证咨询等服务能力,加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或产品创新生态建设,为中国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服务。
-
中国教育信息化网None
中国教育信息化网(www.ictdedu.cn)是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管的教育信息化服务平台官方网站。 中国教育信息化网是全面汇总教育信息化各类信息的综合应用服务门户网站,是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改善学校管理的贴心顾问,是各类信息企业拓展教育信息化业务的最佳通道,是教育信息化成果展示和专家学术交流的重要载体。 中国教育信息化网主要栏目设置有:政策文件、资讯动态、专家、案例、技术、专题、区域等。 权威性 —— 依托部委资源,为读者提供中国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针政策及经验的深度报道和权威信息。 高水准 —— 依托全国一流教育信息化专家资源,深入探讨我国当前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发展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为读者提供高水平、可借鉴的理论文章。 市场性 —— 面向市场,贴近读者;适应全国各地各级教育部门领导、学校校长、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教学科研人员的不同需求。 普及性 —— 突出体现信息技术在教育行业的普及和应用,进一步促进现代远程教育和网络教育手段的提高,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个探讨和交流经验的平台。
-
计算机教育杂志None
《计算机教育》杂志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面向国内外发行的直接面向中高端计算机教育事业的国家级期刊。被教育部高校计算机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高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全国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中国计算机学会、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等指定为特别推荐刊物。是目前国内计算机教育界唯一一本期刊。 专业性——立足高校,专门针对计算机教育,以高品位、深层次、多视角交流计算机教学经验,研讨IT人才培养,推介计算机教育领域创新成果,具有独特而显著的专业影响力。 权威性——依托清华大学学术资源,集聚国内外计算机界优秀学者,由享有崇高威望的业界专家所组成的杂志编委会对每期稿件进行严格审阅,充分保证了杂志的严谨性和权威性。 实用性——开放、前瞻的办刊思路,贴近现代IT教育前沿,迎合社会发展趋势,打造教与学、学与用互动平台,促进校企结合,指导学生就业,构架IT教育与产业联系的桥梁。 2024年度协办单位 (排序不分先后)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学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 北京理工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北京邮电大学软件学院 北京交通大学软件学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学部 吉林大学软件学院 太原理工大学软件学院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西安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 复旦大学软件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软件学院 武汉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 中山大学软件工程学院 深圳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
-
中国计算机学会(CCF)北京
中国计算机学会(CCF)成立于1962年,全国性学会,独立社团法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成员。 CCF是中国计算机及相关领域的学术团体,宗旨是为本领域专业人士的学术和职业发展提供服务;推动学术进步和技术成果的应用;进行学术评价,引领学术方向;促进技术和产业应用一线的交流和互动;对在学术和技术方面有突出成就的个人、企业和单位给予认可和表彰。 秉承会员构成、会员治理和服务会员的理念,CCF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服务会员和业界专业人士。CCF每年举办1500+场/次各种规模、层次的学术会议、产业与技术论坛和培训,开展评奖、竞赛、计算机职业资格认证、科学普及、计算机术语审定等系列活动,目前已形成如下品牌活动: 中国计算机大会(CNCC):计算领域的科技“大集”;自2003年起,已举办20届,参会人数逐年上升,2023CNCC线下注册参与者已超过13000人。 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YOCSEF):责任、激情、制度,青年精英成长的平台;每年逾百场活动。 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NOI):青少年学习和实践信息学科技知识和能力的竞赛平台;11万人/年。 学科前沿讲习班(ADL):全球顶尖产业与学界专家授课;每年10次,每次2-3天,每次参与人数200-400人。 技术前线(TF):为技术团队提供顶级交流平台,2023年共计举办33场线上和线下活动,CCF会员免费报名参加。 CTO Club:每年举办10期C³活动1期CTO Summit,定位为技术高管的线下社交平台。旨在联络计算技术领域企业技术高管,进行交流和分享,促进相互间及和学术界的合作,探讨未来技术发展方向及技术如何改善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CCF奖励:实行推荐制,坚持客观、公正、权威。设立“中国计算机学会科学技术奖”,下设6个子奖,即CCF最高科学技术奖、CCF王选奖、CCF夏培肃奖、CCF海外科技人物奖、CCF科技成果奖、CCF青年科技奖。同时,CCF还面向在计算机和信息产业发展方面做出重大贡献的企业领导者和成功创业者、在计算机工程技术及应用领域有突出成就和重要贡献者、学业成绩优秀的学生及为学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或卓越服务的志愿者进行表彰。 计算机软件能力认证(CSP):针对计算机软件开发、软件测试、信息管理等领域专业人士的职业能力认证,考研和就业的重要参考;2019年超过4万人次参加。 编程培训师资认证项目(PTA):为降低学生和家长的选择成本,提升编程培训行业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CCF自2020年底开展此项目,打造权威及有公信力的第三方认证,使编程培训教师能够向社会证明自己的能力。 CCF编程能力等级认证(GESP):青少年编程学习能力验证的权威平台,一年四次认证,考试语言为:C++、Scratch和Python。GESP旨在提升青少年计算机和编程教育水平,推广和普及青少年计算机和编程教育。 CCF是国内首个实现理事会、监事会、下属专业委员会负责人公开差额选举的全国性学会,建立了现代学术社团的治理架构和制度体系,学会事务严格按照程序决策和执行,财务向会员公开,接受会员监督。 CCF以承担社会责任为己任,“CCF走进高校”,每年举办百场公益免费演讲,帮助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奠定专业成长基础;“CCF吕梁教育振兴计划”,把现代教育理念带进贫困闭塞的山区,促进城乡教育资源流动和共享;CCF每年资助上百位缺乏资金的高校师生参加中国计算机大会(CNCC),让他们和顶尖团体一起同步学习、开拓视野;CCF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关注教育、人才、学术评价、产业政策等公共话题,就重大政策及相关问题向政府建言或向公众发声。 CCF下设16个工作委员会,40个专业委员会,7个“计算+行业”分会,45个地方会员活动中心。依托立体多维的治理架构,通过上述各种形式的品牌活动,服务于全国乃至全球的计算机专业人士、企业、科研机构和组织。CCF内部资料有《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简称CCCF),CCF主办的会刊8种,与其他单位合作编辑出版的会刊16种。CCF与IEEE-CS、ACM等国际学术组织有密切的联系和合作。 为更好的搭建产学合作平台生态,自2013年起,CCF陆续与十余家业界企业合作,联合设立CCF产学合作基金,2023年年度资助规模超过七千万元。 2021年12月,CCF计算机博物馆落户横店,2022年12月发布概念设计方案并举行奠基仪式,计划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预计2025年底第一期工程建成开馆。建成后,将是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博物馆。 CCF为提升对专业人士的服务广度和拓展区域经济的服务深度,于2018年在苏州市相城区人民政府、苏州高铁新城管理委员会的支持下,启动了CCF业务总部&学术交流中心大楼建设并于2022年7月份正式投入使用。CCF业务总部&学术交流中心(CCF BC)将为CCF服务会员,服务专业人士和业界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除组织学术和技术交流活动外,还将开展计算领域的科普、技术成果转化、竞赛、培训等业务,并向CCF会员提供深度的服务。将成为计算领域高端人才的汇聚中心,也是苏州乃至长三角的科技中心和青少年科普基地。 CCF实行会员制,分为个人会员和公司会员,任何从事计算机及相关领域专业工作的人士和单位均可申请成为CCF会员。 欢迎加入中国计算机学会 通信联系: 通信地址:北京2704信箱,100190 电 话:(+86 10)6256 2503 传 真:(+86 10)6252 7485 E-Mail:ccf@ccf.org.cn 网 址:www.ccf.org.cn
-
教育部教育质量评估中心北京
教育部教育质量评估中心(以下称中心)前身是2004年经中央编办批复同意,教育部党组决定设立的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成立以来,逐步建立健全以学校自我评估为基础,以院校评估、专业认证及评估、国际评估和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测为主要内容,政府、学校、专门机构和社会多元评价相结合,与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相适应的教学评估制度,定期发布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报告、监测报告等,对全面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国际影响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在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对国家负责、为学校服务”为宗旨,在教育部党组坚强领导下,旗帜鲜明讲政治,协同推进、具体实施全学段、全口径、各层次、全类型、全方位的教育质量评估监测工作,服务支撑育人方式、办学模式、治理体系、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努力建设国家教育质量评估“研发中心、监测中心”,充分发挥“实施中心、协同中心”功能作用,逐步建成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 政治过硬、专业化水平高、公益服务能力强的国内一流、国际影响力大的国家级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估监测专业机构,为全面提高我国教育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保驾护航。
-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发展中心北京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发展中心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和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组建而成。1986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分别成立,2021年经中央编委批准,整合组建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发展中心(以下简称中心)。 中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和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的要求,不断优化科研环境,深入开展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阐释、高校理论动态跟踪研判和科技创新发展研究,努力建设成为党的创新理论研究宣传阐释中心、哲学社会科学和高校科技战略研究中心、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高端智库、高校科研政策宣传贯彻落实桥梁纽带、高校产学研合作与科研成果转移转化平台、科研与人才专业化评价机构、新技术创新应用研究中心等高水平科学研究发展平台,提高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和科学技术领域服务的质量和效益,更好地为高校科研工作和人才发展提供保障服务,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和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
-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北京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机构性质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简称教育部学位中心)为教育部所属事业单位,公益二类,机构规格正司级,在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具有独立法人资质。 历史沿革 1998年1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批准成立“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挂靠清华大学。1999年3月,更名为“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2003年12月,教育部批准成为教育部直属事业单位,名称变更为“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工作职能 开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科研工作,为教育部和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有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承担学位授权审核的支撑与保障相关工作,包括材料核查、复审有关工作、数据分析、技术支持等。 承担学位授予单位自主设置二级学科(交叉学科)管理支撑与保障相关工作,包括管理平台建设与运维等。 承担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支撑与服务工作,包括协助组织开展研究生课程资源建设和研究生导师培训发展工作等。 承担研究生教育评估监测工作,开展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等相关工作。 承担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有关工作。 承担中外合作办学、境外办学评估及质量监测工作。 开展中国与其他国家的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协议有关工作,开展内地(大陆)与港澳台地区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有关工作,以及其他国际教育项目实施工作。 开展与有关国际组织及国外评估机构、港澳评估机构的跨境教育质量保障合作。 配合开展研究生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 开展学科评估,探索开展国际及港澳台地区学科评估与大学评价。 开展学科建设咨询服务。 开展专业学位建设咨询服务。 开展学位论文质量监测与分析服务。 开展研究生教育大数据建设。 主办有关杂志。 开展研究生培养质量调查。 建设中国专业学位案例中心。 承担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评估委员会秘书处工作。 开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民间国际交流与合作。 开展其他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公益性服务。 完成教育部党组交办的其他任务。
-
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北京
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简称学生发展中心)前身为1989年批准成立的“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1998年更名为“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2022年2月更改为现名。 学生发展中心是教育部直属事业单位。在中心党委领导下,为教育部相关部门提供支持保障,为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经过多年努力,学生发展中心建成了学信网、阳光高考平台、研招网、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大学生创业网和征兵网等多个信息化技术支持平台,开展了招生、就业、学籍管理、学历认证等一系列高校学生信息咨询服务与就业指导工作。主要职责包括:开展高校招生宣传、考试报名、在线考试等信息咨询服务;提供教育背景信息服务,学籍学历学位信息查询、变更及认证服务;组织开展与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相关的统计、评价与分析、去向登记、生涯教育和就业指导、培训、实践和项目对接,政策研究以及宣传推广等工作;提供高校高层次人才管理和教育部人才交流等相关服务;为建设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和法治教育相关课程教学、文化建设、活动组织、实践实训等提供支持;为征兵工作提供技术支持服务;推动高等教育资历互认,推进国际间学生数字化服务的交流合作,以及港澳台招生宣传咨询的交流与合作。
-
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网络应用分会北京
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是在电子信息技术和计算机应用层面上,以用户为主体,联合科教、生产、经营、技术服务各方面的代表组成的,在国家民政部登记注册的非营利性、全国性、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国家一级社团组织。 2016年,协会执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颁发的有关文件要求,在民政部、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有关单位的指导下,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作为第一批国家级行业协会商会脱钩的试点单位,顺利完成了脱钩改制工作。脱钩以后,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党的工作接受中央社会工作部的统一领导;登记管理机关是民政部;协会接受民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行业管理部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本协会的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坚持公平、公正、公开、民主的办会原则,维护国家和用户的正当权益,加强用户之间、用户与国内外计算机和电子信息技术提供商之间、用户与政府部门之间的联系,通过服务广大用户、技术提供商、政府部门,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当好政府部门的参谋和助手;坚持在计算机与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层面上开展工作,成为中国发展计算机应用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
-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北京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于1983年5月,被誉为新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一个创举。学会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成立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凝聚力最强、影响力最广的全国性学术社团组织。经过40多年的接续奋斗,学会现已发展成为党和政府联系广大高校和高教工作者的桥梁纽带,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和成 果推广的重要阵地,专家学者和关心高等教育事业各界人士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服务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学会获得民政部“全国先进社会组织”、中国科协“特色创新学会”等荣誉称号。 目前,学会有70多个分支机构,单位会员1700余家。学会按照《章程》开展各项工作,主要业务有: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专业培训、展览展示、国际合作、咨询服务、书刊编辑、行业标准研制和行业监测等,并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工作。
-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网络安全专业委员会北京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China 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al Technology ,CAET)成立于1991年,是经民政部备案的国家一级社团组织。 2002年11月,经教育部、民政部批准,中国电化教育协会改名为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成为教育信息化领域唯一的国家级行业协会。其宗旨是:促进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促进教育信息化行业的创新发展。协会贯彻党和国家关于教育和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方针、政策,为政府、企业、学校、研究机构搭建从事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技术研究、应用和实践的平台,为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发展教育信息化产业,为会员服务。引领行业创新,实现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为国家教育现代化做出贡献。
-
中央网信办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成立于2011年5月,主要职责包括落实互联网信息传播方针政策和推动互联网信息传播法制建设,指导、协调、督促有关部门加强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依法查处违法违规网站等。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与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列入中共中央直属机构序列。
-
武警部队特种警察学院北京市
None
-
战略支援军航空工程大学北京市
None
-
空军指挥学院北京市
None
-
陆军防化学院北京市
None
-
陆军航空兵学院北京市
None
-
陆军装甲兵学院北京市
None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北京市
None
-
国家检察官学院北京市
国家检察官学院是中国检察机关的全国性教育培训机构,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学院致力于提升检察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培养高素质的检察干部。学院拥有优质的师资队伍和教学资源,开设多种培训课程,涵盖法律理论、检察实务、司法考试等内容。学院还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促进中国检察工作与国际接轨。致力于打造成为全国最具有权威和影响力的检察官培训机构。
-
首都联合职工大学北京市
首都联合职工大学是一所全日制本专科学历层次学校,是首都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事业单位办学机构联合办学的重点高校之一。学校坚持立足北京、面向全国,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兼顾研究生教育和继续教育,为广大职工提供深造机会。学校设有经济管理、人文社科、工程技术和艺术设计等多个学科门类,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学校办学理念是“责任、担当、创新、卓越”,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和服务。
-
华北电业联合职工大学北京市
华北电业联合职工大学是一所以服务电力行业的学校,创建于1985年,学校位于中国北京市。学校致力于培养电力行业专业人才,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团队和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学校开设有电力工程、电气自动化、能源与动力工程等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电力企业和相关行业就业。学校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深受电力行业的青睐。
-
国家法官学院北京市
国家法官学院是中国最高层次的法官培训机构,隶属于最高人民法院。学院致力于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法官和司法干部,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专业水平和公正司法能力。学院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团队和完善的培训体系,为法官提供系统化的培训课程和实践机会。作为国家法官队伍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国家法官学院在推动中国法治进程和提升司法公信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
公安部管理干部学院北京市
公安部管理干部学院是公安部直属的全日制本科院校,成立于1978年,是培养公安系统高级管理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的重要基地。学院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团队和先进的教学设施,注重实践教学和理论结合,以提升学员的管理和决策能力为目标,为公安系统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学院坚持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了积极贡献。
-
北京市农工商联合总公司职工大学北京市
北京市农工商联合总公司职工大学是一所为公司职工提供职业教育的学校。学校成立于1995年,致力于培养和提升职工的技能和知识水平,为他们的职业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学校设有丰富的职业培训课程,涵盖多个领域,包括农业、工业和商业等。学校拥有一支资深的教师团队,教学设施齐全,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学习环境。愿意通过不断努力,为企业和职工的共同发展贡献力量。
-
北京市西城经济科学大学北京市
北京市西城经济科学大学成立于1985年,是一所综合性高等学府,拥有完善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致力于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学校设有经济学、管理学、信息技术等多个专业方向,拥有丰富的实践教学资源和科研平台。学校秉承“厚德博学,知行合一”的理念,致力于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教学环境,培养他们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
北京市丰台区职工大学北京市
北京市丰台区职工大学是一所成立较早的职工培训学校,致力于为广大职工提供高质量的继续教育和培训服务。学校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专业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教学设施先进完备。学校开设了多个专业方向的培训课程,涵盖了各行各业的需求,为职工提升技能、提高综合素质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一直以来,北京市丰台区职工大学秉承“为职工服务,为社会奉献”的宗旨,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
民航管理干部学院北京市
民航管理干部学院是一所具有多年办学经验的专业学府,致力于为民航行业培养高素质的管理和领导人才。学院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优质的教学设施,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实践机会。学院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已经成为民航行业中备受赞誉的培训基地。我们致力于培养未来的航空领域精英,为民航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
国家开放大学北京市
国家开放大学是我国面向全国实施终身学习、面向社会各界开放招生、以多种形式进行学习的综合性大学。创建于1979年,是中国普通高等教育以外的一种教育形式。学校秉承开放、灵活、多样的办学理念,致力于为社会各界提供高水平、高质量的继续教育服务。学校设有本科、专科、硕士、博士等多种教育形式,并实行远程教育、网络教育、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等多种灵活的教学模式,目前已成为我国最大的继续教育学校之一。
-
北京开放大学北京市
北京开放大学成立于1960年,是中国著名的远程教育机构之一。作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开放大学致力于为广大学习者提供灵活多样的教育服务。学校拥有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和完善的教育资源,开设了涵盖文学、法学、管理、理工等多个领域的学士、硕士、博士等各类学位和非学位教育项目。北京开放大学以其开放、灵活、贴近时代需求的教育理念,培养了大量优秀的人才,为推动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北京教育学院北京市
北京教育学院是一所以培养教育人才为主要任务的高等教育机构。学院始建于1953年,历史悠久,秉承“育人为本,服务教育”的办学宗旨。学院设有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等多个专业,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学团队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学院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培养了大量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北京教育学院致力于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教育事业输送优秀人才,是国内知名的教育学院之一。
-
中南海业余大学北京市
中南海业余大学是一所位于中国北京中南海的业余学校,致力于为中南海工作人员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学校设有丰富多样的课程,涵盖了文化艺术、管理技能、科技知识等多个领域,旨在帮助员工提升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学校拥有优秀师资力量,教学设施完善,注重实践教学和跨学科合作,培养学员的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中南海业余大学为员工们提供了一个充分发展自身潜力的平台,得到了广泛好评。
-
中国记协职工新闻学院北京市
中国记者协会职工新闻学院成立于2001年,是中国记者协会下属的全日制本科高校。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新闻敏感性、传播技能和社会责任感的新闻工作者。学院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开设新闻学、传播学等相关专业。学院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设了多个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学院还与国内外多家新闻机构和学术机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
中央党校继续教育学院北京市
中央党校继续教育学院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下属的专门教授继续教育培训的学院,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学院致力于为广大党员干部提供高质量的继续教育培训服务,涵盖党的理论知识、国家治理、经济管理等多个领域。通过学习,学员们可以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欢迎广大党员干部莅临学院学习,共同提升政治素养和实践能力。
-
北京市总工会职工大学北京市
北京市总工会聗工大学是一所由北京市总工会主办的全日制全日制本专科高校,始建于1985年,是一所专门为职工提供继续教育的学校。学校地处北京市海淀区,占地面积1000余亩,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设施完备。学校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学校致力于为职工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培训,培养具有实用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
北京医药职工大学北京市
北京医药职工大学是一所以医药为特色的全日制本科院校,前身为中华民族传统医药专科学校,创建于1950年。学校地处北京市朝阳区,占地面积约40多万平方米,拥有完善的教学设施和实验室。学校注重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培养,积极开展科研合作与创新活动。北京医药职工大学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医药类专业人才,为中国的医药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