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微信扫一扫
各系(部)、处室,全体师生:
为深入贯彻中央网信委《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及省委网信委相关工作部署,落实《关于举办2025年湖南省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大赛的通知》(以下简称“省内文件”)要求,充分激发我院师生参与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活动的积极性,选拔优秀代表参加2025年湖南省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大赛(以下简称“省赛”),切实提升师生数字应用能力,助力“数字湖南”建设,决定举办校内选拔赛并组织参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提升全民数字素养 共享美好数智未来”为主题(参考省内文件),聚焦人工智能时代数字技能需求,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创”,推动我院师生数字素养提升与数字技能应用,为省赛输送高质量参赛作品,为学院数字教育发展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二)参赛范围
数字技能类:
学生组:全日制高职在校学生(含五年制高职学生);
教师组:各级各类教师(含专任教师、兼职教师、实训指导教师);
专业组:从事数字技术相关工作的教职工(如信息技术、网络安全、大数据应用等领域的技术人员、专业教师)。
(三)时间安排
阶段 |
时间 |
主要任务 |
报名及作品提交 |
宣传之日起-9月15日 |
师生完成报名,提交参赛材料至校内邮箱 |
校内评审选拔 |
9月15日-9月18日 |
评审小组审核作品,确定推荐省赛名单 |
省赛报送 |
9月19日 |
统一提交作品至省赛平台 |
二、赛事内容与要求
1.参赛平台
校内选拔需将作品提交至图书馆邮箱cszytsg@163.com。
省赛作品需通过省内文件指定的“湖南省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平台( https://www.dlstraining.cn/ )大赛专区”提交。
2.参赛内容与作品要求
组别 |
核心内容 |
作品要求 |
学生组 |
1.编程能力测试(如Python/Java项目开发); 2.人工智能应用开发(如智能识别、教育AI工具); 3.数据分析与报告撰写(如校园数据统计、行业数据分析); 4.数字媒体设计与制作(如短视频、UI/UX设计、VR教学场景) |
1.提交材料:报名表、作品说明文档(字数控制在2000字以内)、演示视频(MP4格式,时长不超过10分钟,分辨率在1080P及以上,文件大小不超过200MB)、作品源文件(如代码、设计工程文件); 2.团队参赛人数≤5人,个人参赛可单独申报。 |
教师组 |
1.数字教学工具应用(如智慧课堂平台、虚拟仿真软件教学设计); 2.在线课程设计(如MOOC/SPOC课程脚本、课件、教学案例); 3.虚拟实验室建设(如专业实训类虚拟场景开发、操作指南) |
1.提交材料:报名表、教学方案(2000字以内)、教学演示视频(MP4格式,10分钟以内,1080P及以上,200MB以内)、教学资源包(如课件、作业设计); 2.可个人或团队参赛(团队≤3人),作品需符合省内文件中“数字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核心方向。 |
专业组 |
1.网络安全防护(如校园网络漏洞检测、数据加密方案); 2.大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如教育数据洞察、行业趋势分析报告); 3.数字创意作品创作(如校园文化数字产品、教育类APP原型) |
1.提交材料:报名表、技术方案(2000字以内)、成果演示视频(MP4格式,10分钟以内,1080P及以上,200MB以内)、技术文档(如代码注释、测试报告); 2.可个人或团队参赛(团队≤3人),内容围绕省内文件中专业组“人工智能算法设计、大数据分析与可视化、网络安全防护”等方向展开。 |
3.报名流程
于9月15日前将报名表、汇总表及作品材料打包发送至邮箱cszytsg@163.com(邮件主题命名为“【数字技能参赛】组别-作品名称-负责人姓名”)。
4.作品要求
作品需紧密围绕省内文件中“数智赋能全民共享”要求,突出人工智能、大数据、网络安全、数字创意、数字教学等数字技术领域的创新应用与实践成果;
作品应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可推广性,能够体现数字技术对生活、生产、社会治理等方面的积极影响。
提交的参赛资料需完整、清晰,包括但不限于参赛作品申报表、介绍文档、演示视频、代码(如有)、数据集(如有)等。
所有资料需确保原创性,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若存在抄袭等违规行为,将取消参赛资格。
三、评审与奖项设置
(一)校内评审
参照省内文件中省赛评分标准制定校内评审规则,详细评审规则见附件4。
(二)奖项设置
校级评选,学生组、教师组分别选出优秀作品10个;专业组选出优秀作品5个,优秀奖获荣誉证书,并推荐参与省赛。
省赛评奖详见附件1。
信息管理中心(图书馆)
2025年9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