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微信扫一扫
4月19日,由 全国财经商贸数字化产教融合共同体 、 全国会计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河南省财经商贸骨干职业教育集团 主办, 河南经贸职业学院、北京东大正保科技有限公司、厦门网中网软件有限公司承办,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周口职业技术学院、开封大学协办的 “新双高”背景下数智商科与五金建设的创新论坛圆满落幕。来自全国近80余所知名职业院校的170位院校领导与教育专家代表汇聚一堂,以前瞻视角,共同聚焦数智商科与“五金”建设,深入研讨创新理念、前沿模式与先进方法,全方位筑牢职业教育持续发展的崭新篇章。会议由我校会计学院院长刘彧主持。
开幕式上,我校纪委书记,教授宋建涛发表致辞。宋建涛在致辞中代表承办院校向远道而来的各界嘉宾致以诚挚问候。他指出,
“新双高”建设浪潮为高等职业教育锚定了“办学能力现代化、产教融合创新化、服务区域精准化”的崭新航向。身处数字化重塑教育格局、产业变革呼唤人才升级的时代机遇期,如何以数智技术重构商科教育图谱,已成为亟待破解的时代命题。为此,他提出三项创新策略:一、打造“数智赋能+五金特色”多元跨界融合新生态;二、构建“专业集群交叉+复合型知识体系”的人才培养创新架构;三、探索“标准输出+文化赋能”双向赋能的国际化发展新路径。
贵州财经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教授邓川依托《 立足区域 服务乡村 担当作为 -- “新双高”背景下数智财经人才培养创新实践 》主题报告,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与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剖析当前高职教育产教融合面临的主要问题,详细探讨数智财经人才培养的创新路径与实践成果,提出加快数字财经人才培养的对策与思路。
紧跟教育部新专标热潮,是提升教学质量与专业竞争力的重要契机。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会计学院院长、教授高翠莲作《新专标下高职专科财会类专业 “五金”建设》主题报告,结合新专标要求,深入探讨如何通过“五金”建设紧密契合新标准,实现专业群与产业链精准对接,推动人才培养方案动态优化。
厦门网中网软件有限公司研究部院长赵静从企业角度出发,深入剖析《商科虚仿如何高效支撑专业群建设》,报告以云南财经职业学院花卉产业链虚拟仿真实训基地为典型案例,系统阐释了职业教育虚拟仿真实训项目与区域特色产业深度融合的创新模式。
我校会计学院副院长、教授牛秀粉以《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建设实践与思考》为主题报告,结合自身丰富的教育经验,从政策导向 ——创新团队建设背景、对标规范——申报教师创新团队、解码指标——创新团队建设的指挥棒、攻坚路径——团队建设的经贸做法四大维度,分享在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建设中的实践经验。同时就如何进一步完善教师创新团队建设机制、激发教师的创新活力、促进教师团队的可持续发展等关键问题,提出建设性建议。
厦门网中网软件有限公司课程部总经理周铁莹以《 AI+知识图谱为核心的课程建设》为主题报告,系统阐述AI与知识图谱融合的课程开发逻辑,现场展示智能工具链在课程资源整合、动态知识更新中的高效应用,探讨院校如何利用AI技术构建高效课程体系。
衡水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李敏以《国家在线精品课程的建设与申报》为主题报告,围绕 “课程建设文件、课程建设要点、课程申报撰写”等核心关键内容,精炼概括课程建设精髓,既强调价值引领为魂、教学创新为核,又突出能力本位与实践导向,为职业院校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精品课程开发提供了方法论指引。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学院教务处处长、教授李俊涛以《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培育》为主题报告,结合自身案例,分享教学成果奖申报方面的丰富经验,详细解读了当前教学成果奖申报的最新动态。
为认真贯彻党中央和国务院加强为中小企业提供公共服务的精神,按照工信部和省政府关于支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工作要求,更好的贯彻国家《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和 “十三五”规划纲要,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面向大众、服务中小微企业的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服务平台。由我校会计学院联合财税服务公司、会计师事务所、行业教育公司、财税软件服务商等组织“河南经贸职业学院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中心”正式成立。
郑州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中心主任陈铁民、我校会计学院党总支书记张凡为 “河南经贸职业学院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中心”揭牌。
为充分发挥数字新职业对数字化产业的推动作用、对就业创业的促进作用、对人才培养的引导作用,引导社会对 “数字新职业“数字化解决方案设计师S””职业形成正确认知,释放数字经济所蕴藏的巨大就业市场机遇。会议当天,特组织开展数字新职业“数字化解决方案设计师S”国家职业标准宣贯。
本次会议特搭建 “数字化解决方案设计师S”实践经验交流与平台,汇聚资深行业专家、成功创业团队、企业管理人员等开展主题沙龙,帮助从业人员加深对业务流程的全面理解和精准把握,交流总结宝贵实战经验和实用技巧。
在论坛现场,出版社特别展示了校企合作开发教材,系统呈现教材的最新成果与独特优势,深入探究双元育人模式的内涵与实践路径,积极交流教学经验,为推动教材创新与育人模式优化提供有力支持。
学校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持续坚持“以人为本、质量为先、就业导向、技能立身”的办学理念,以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为目标,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紧密结合学校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努力培养大批高技能人才,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